跳到主要內容區

校長的話

中華大學創校迄今已然二十餘年。這二十餘年間不論台灣的社會環境、經濟政治乃至於家庭結構都有很大的丕變。也因此,高等教育;尤其是大學教育的目標與思想也都有迥然不同的變化。

維琪自接任校長後,即不斷與本校全體教師研究討論,大學教育應該具有何種的思維與目標。我們認為大學除了基本的專業知識的養成之外,更重要的是培育具有對於社會責任的自覺還有發掘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身心健全發展能夠以創新多元思維思考自身周遭環境的大學生。換句話說大學教育應該是「專業教育」與「博雅教育」並蓄。因此,通識教育就變得格外重要。

為了因應大學教育的變遷,本校的通識教育每年都聘請專家學者給予諮詢建議,為的就是希望能夠培養出符合通識教育目標的青年棟樑。而且為了讓學生學習不致偏廢,本校的通識課程涵蓋了人文社會與自然科學等各方面的課程。為了達成大學教育的目標,目前本校的通識課程規劃為「社會關懷」、「創新創意」與「健康促進」三類能力目標-包含“人文涵養”、“社會習察”、“藝術感知”、“科學探究”、“自我探索”以及“生醫衛保”六向度通識課程規劃。目的就是希望學生透過均衡的發展學習達到兼具「專業教育」與「博雅教育」的目標。除此之外,本校通識課程全面要求本校學生必須「多發想,動手做」,讓學生自己思考自己周遭的社會議題,並進而去協助解決問題,讓學生從實作的的過程中,徹底地達到「知行合一」。

中華大學作為台灣高等教育的一份子,培養出為數甚多的社會中堅與菁英。然則,為了讓本校的學子成長得更優秀更均衡,維琪將與全體通識教育教師在通識與博雅教育上更加努力,更為改進,讓中華大學的學生每位都能成為兼具專業與博雅的青年棟樑。